第五百一十九章 贤才-《纵横河山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更让他惊讶的是,此地民众的脸上,全都洋溢着一种健康而自信的微笑,完全不似中原地区的那种木然与菜色。

    等到他顺着路人的指引,找到柴桑学院,见到了离开已经一年多的诸葛谨。

    此时的诸葛谨已有十八岁了,已然长成了一个大人,在柴桑学院求学期间,也时常应官府号召,下到各县乡去帮忙处理公务,经过基层的实践后,整个人看起来都显得稳重了许多。

    见到叔父将自己的弟妹们全部带到了柴桑,诸葛谨自是高兴异常,通过自己这一年多来对柴桑的所见所闻,对于柴桑的未来,他是感觉到了一片光明,所以,便希望叔父也能名留在柴桑。

    对于侄儿的提议,加上自己一路过来的所见所闻,诸葛玄也是有些心动,在听说柴桑设了招贤馆,所有的外来人才,想要在柴桑谋一职事,都要经过招贤馆的考核。

    诸葛玄曾在刘表手下做过佐吏,基础的处理政事的能力还是有的,招贤馆的考核,对他来说,自是够不成障碍,很快便通过了。

    对于通过考核的人才,州府衙门大多都是先让其从佐吏开始做起,能够通过一段时间的考核,视其能力再分配至各地,充实基层官员。

    而且,对于能够被录用的官吏,官府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,包括住宿等方面。

    诸葛玄现在的职务也只是州衙的一名佐吏,因为其是从外面过来,能过招贤馆入的仕,所以也能够分到一座小院。

    当然,他虽然还有一些钱财,想要自己购买产业,还是需要经过官府里面批复的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有了刘枫的最终批复,柴桑的落户置产规则很快就出来了,闻讯后的众人连忙赶到州衙外的公告墙处观阅。

    当看到公告上面明确的土地限够字样时,心中顿时有些失望,不过,后面的商业优惠政策又让他们生出了浓厚的兴趣。

    虽然士人看不起商贾之人,可话又说回来,看不起商人,并不代表他们家里不从商,只不过是他们自己不从商,而是把自把的商铺交由专门人来打理罢了。

    虽然扬州官府不允许土地的自由交易,不过安定的环境,加上富裕的民生经济,还是让绝大多数准备移民南下的士族所接受了,纷纷赶向专门管理地产交易的官房,早到一步至少还能选个好的地段位置,去晚了,可就说不定了。

    “主公,还别说,这些人虽然是逃难来了我扬州,不过,他们的财产可还真是不少啊!”
    第(2/3)页